[一]、布布袋脈沖除塵器清灰系統原理 布袋除塵器是一種干式除塵器,它是利用有機、無機纖維編織制作的除塵器濾袋將含塵氣體中固體顆粒物濾出的除塵設備。對于2m以上的粉塵,且
[一]、布布袋脈沖除塵器清灰系統原理
布袋除塵器是一種干式除塵器,它是利用有機、無機纖維編織制作的除塵器濾袋將含塵氣體中固體顆粒物濾出的除塵設備。對于2μm以上的粉塵,且造價較低、管理簡單、維修方便。該設備通常由箱體結構、過濾單元、清灰系統、輸灰機構、控制系統等組成。
1、工作原理
含塵氣體進入布袋除塵器,在擴散、重力、碰撞等作用下,一定粒徑范圍內的粉塵會粘附在布袋除塵設備的受塵面,形成塵餅,干凈空氣穿過除塵器濾袋排出機體,實現氣塵分離,達到凈化空氣的目的。隨著時間推移,塵餅堆積越厚,除塵器的阻力就越高,導致除塵器效率下降。為保證系統正常運行,進行清灰。清灰的目的是去除粘附在除塵器濾袋外表的粉塵,使粉塵層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系統運行阻力在一定范圍內波動。
2、脈沖清灰系統
布袋除塵器的清灰方式主要有:①機械清灰;②脈沖清灰;③反吹清灰;④組合清灰等幾種。3、清灰系統原理脈沖清灰是利用壓縮空氣在極短的時間內(通常不超過0.3s)高速噴入除塵器濾袋,同時誘導數倍于己的空氣,形成沖擊波,使除塵器濾袋產生急劇的膨脹和振動,之后除塵器濾袋回癟,這種一漲一癟的過程使除塵器濾袋表面粉塵脫落。噴吹系統由脈沖控制儀、脈沖電磁閥、噴吹管等組成。脈沖控制儀控制脈沖電磁閥瞬間通斷形成脈沖氣流。
從清灰的過程看,粉塵脫落量與除塵器濾袋“漲”、“癟”程度有關,這過程由噴入除塵器濾袋的壓縮空氣量、氣壓、間隔、時間決定,這幾者之間綜合作用構成通常所說的清灰強度這一概念。間隔就是脈沖周期,即同一脈沖電磁閥相臨兩次打開的時間間隔(一般為3~180s),它決定清灰的頻率。時間就是脈沖寬度,即脈沖電磁閥膜片打開的時間(一般為0.03~0.3s),它決定清灰氣量的大小。這兩個參數都連續可調并由脈沖控制儀決定。
粉塵層的形成與過濾速度有關,過濾速度高時粉塵層形成較快;過濾速度低時,粉塵層形成較慢。粉塵在濾料上的附著力是非常強的,可以達到粒子自重的1000~4200倍。清灰之后,粉塵層會繼續存在。但清灰強度過大會破壞粉塵層,導致粉塵層的“漏氣”,降低捕集粉塵的效果,直接表現為布袋除塵器間歇冒灰。
脈沖清灰的氣壓分為高壓、低壓兩種,高壓一般為0.5~0.7MPa,低壓一般為0.1MPa左右。高壓清灰誘導的空氣量大,能耗高;低壓清灰節省壓縮氣用量,壓損小、噴吹管口徑大,能耗低,適合抗折性比較低的濾料。從清灰效果講兩者沒有太大的差別,這種分法是不科學的。隨著人們對清灰機理的進一步認識,清灰的氣源壓力和氣量選擇將為合理,靈活掌握清灰系統的配置,延長濾料的使用壽命。
[二]、布袋除塵器系統結構進風方式
單機脈沖除塵器內的煙氣流動以不斷變速的曲折的路徑進行,布袋除塵器結構上應滿足均流措施;除塵室之間及除塵單元之間在幾何結構上的布置應對稱;噴吹清灰應滿足均勻性。
其阻力主要來自除塵器布袋的過濾(約占80%),另一部分來自結構阻力(約占20%)。在布袋除塵器的系統設計及結構設計時應盡可能減少結構阻力、局部渦流、射流等,縮短煙氣在除塵器內的流程。
布袋除塵器的常見進風方式包括:上進風、下進風、側進風,各種進風方式之間其實很難嚴格區分。
在各種進風方式中,從減小結構阻力的角度看,端部進風方式相對比較合理。為避免粉塵沉降,煙氣在除塵器入口水平煙道中的流速一般要達到或超過粉塵顆粒的旋浮速度(一般大于10m/s),煙氣進入除塵器后,應盡快使其降速,但又不能高梯度的降速以免形成局部渦流。因此,采用截面漸擴、舒緩的結構有利于煙氣進入除塵器后的平緩降速,靜壓室應具有足夠的空間,一般要求煙氣在進入過濾室前的流速小于3m/s。